财税知识

联系我们

公 司:山东猎银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邮 箱:sdlycs2021@163.com
手 机:13853666887
网 址:http://www.sdlycs.cn
地 址: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阳光壹佰胜利广场12号楼
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位置:首页 > 财税知识
从一起高管舞弊审计看责任意识
发表时间:2021-08-20     阅读次数:    

案例导读

审计人员在对某起重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商业运营项目进行审计时,发现其子公司总经理在新项目立项、合同签订过程中未执行集团的招投标流程,没有按照合同管理规定,甚至授意其他人模仿经理笔迹在立项审批文件上签字,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从中索取回扣。经过审计,公司追回款项近300万元;给予该子公司总经理开除处分,扣罚其未发放的年薪部分30万元(未追究其法律责任)。





案例背景介绍



某起重设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集大型起重设备制造、销售;建设工程;房地产;投资担保、商贸等为一体的多元化的集团公司,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集团下属近30家独立法人子公司。

随着集团经营规模扩大,集团投资的商业运营项目也得到了快速推进,但随之也出现了管理疏漏和监督不到位的现象。目标商业项目投资额度大且因为集团新涉足领域较多,其中包括广告业等,缺乏管控经验和防范意识据财务数据分析发现,同期的各项费用支出快速增长;同时该子公司的管理层均为新聘人员,对集团的各项管理制度理解不深入。

故对该子公司运营过程中的合规性和防控舞弊行为尤为重要。为此,审计中心对该子公司进行了经营审计,重点关注合规性和舞弊事项。


图片




审计目标与策略



审计目标:深入了解和分析评估该子公司的实际操作流程和管理现状,发现存在的管理漏洞,揭示系统性风险,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和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杜绝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提高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集团各子公司平稳、快速的发展,最终达到增加组织价值的目标。
审计策略上,对该子公司的各项管理流程进行全方位审计、对各项目的招标、合同等文件进行复核,重点对未通过招标已签订合同的新项目进行审计、对异常业务和数据进行现场核实和确认,并通过访谈了解事情产的经过和原因、评估现有的流程,制度是否完善、可行,分析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监控不到位或者监控盲区。

图片



实施过程与方法



审批送达经营审计通知书根据公司经营现状,以及公司往年风险要素,制订审计计划,并由权限领导签署审计通知书,送到被审单位。

了解公司的整体情况,找出审计重点审计人员进场后,组织发放了不记名调查问卷,重点了解员工关心和不满意的事项。统计后发现涉及“广告”业务的事项最多。故审计人员决定重点对该项目进行审查。其他常规审计事项,按计划进行。

编制审计方案根据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重点关注某子公司“广告”业务所涉及的所有事项,有针对性地对“广告”业务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调查,编制详细的审计方案,包括审计时间、审计内容、审计人员名单和审计方法

实施审计,对该项目进行详细的审查:

进行“穿行测试”:审计人员对该项目进行穿行测试,并收集该项目的所有财务数据(付款凭证)、立项资料、审批手续、招投标资料及合同等;

实施面谈程序:审计人员分别与参与该项目的所有人员进行面谈,在谈话过程中均不少于两人员在场,并由当事人在谈话记录上签字按手印在面谈中审计人员了解到,主办此项目的项目经理在合同签订后的第二天突然提出辞职,且在短短的几天内办理了辞职手续。

这种反常的现象引起了审计人员的注意,果然,从财务人员的谈话中得知,该项目在支付第一笔款2000万元时,由于财务人员要求提供该项目的立项审批手续,总经理通知已经辞职的项目经理回公司提供(程序异常)。

对于上述的情况审计人员认为甚不合理。即对该项目组的另一人员进行了更深入的谈话,结果发现,该项目的立项审批文件并非为该项目经理本人签字,而是总经理授意他人模仿其签字。此时审计人员已基本可以断定该业务中存在“猫腻”,及时向上级做了汇报。

初步总结与分析资料,发现漏洞审计人员查找汇总了财务相关资料,并结合审计人员的多次访谈记录逐步梳理事情的脉络,找到了问题关键所在。

发现舞弊,寻求第三方查证核实。审计人员在与当事人谈话中,凭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发现,广告行业为高回扣行业,有涉嫌收取巨额回扣的嫌疑。

为此,审计人员进一步联系了第三方单位-该项目的合作单位(国企)的负责人进行核实,开始对方人员态度强硬,拒不提供任何信息。

后经我方要求当地的经侦部门相关人员配合,对该公司负责人进行了进一步沟通,在国家高压反腐形势下,该国企负责人态度转换,承认了相关事宜,并提出了和解方案。


图片



结果与建议



审计结果:根据审计发现,公司有关部门多方努力,追回已付回扣款近300万元;给予子公司总经理开除处分,扣罚所有未发放的年薪部分30万元(未追究其法律责任)。

管理借鉴及建议:该公司出现此类高管舞弊事项,主要原因为公司所有者对内控执行不到疏于管理。按集团规定,此类重大金额的业务,应该执行集团的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规定。但是,由于集团老板对该子公司总经理过于信任,导致项目立项、合同签订均由总经理授权的市场部人员一手操办,权限过大,业务未招标、过程未受到其他部门的监督,同时,存在职责不分离的情况。

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不仅仅是为员工设置的,更是为了保障公司的利益为了公司健康发展而制定,故公司的所有者也应该严格遵守,否则,最终损失还是由自己承担利用公安机关的力量,法律处罚的施压,有利于舞弊案例的核实与调查,值得内审人员借鉴。


图片




思考与启示



利用经营审计发现舞弊本案利用“经营审计”为主线,以发现舞弊事项,促使公司项目能健康推进,达到了审计目标,清除了管理队伍里的“害群之马”,给公司的所有者敲响了警钟;

控制要跟上发展步伐从集团整体层面来讲,经营规模扩大,下属子公司得到快速推进的同时内部控制必须随着公司发展而不断加强和完善,否则就会出现管理漏洞,监控盲区;

借用外部力量为我所用另外,从本案中还有一个值得借鉴的地方,就是适时地利用公安机关的力量,不断地给当事人施加压力。有利于调查案件的进行,早日实现调查目标。


图片


案例微评



100%利润就敢践踏一切法律暴利是一切舞弊的主要根源之一,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曾经说过:“如果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本例属于高管舞弊事件,涉足的是广电业是利区,潜规则多,按2000万元的广告费,300万元(15%)的回扣不算多,有些高达50%的。高额的利润、无成本的收入会让多少缺少监管的高层管理人员蠢蠢欲动呢?

职务(权力)高低与监管力度大小成反比在现实中,在企业内,我们发现员工职务越高,权力越大则受到监管力度越小,相反,职务不高,权力不大的人员受到的监督与管理就会越多。其他类似的案例中,也发现有雷同的案例,许多的案例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企业高管的权力普遍存在监督力度不够、控制不到位或不能监管的情况。

串通舞弊对于内部控制而言是失败的,本案中我们还看到,一个高管串通或伙用一个经理即可顺利地完成权力的承租过程,转移利润300万元的事实。

企业内部有制度吗?有流程吗?

相对能一次性支付2000万元广告费的企业,非一般企业而言,肯定有比较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为什么还发生这类事件呢?主要是内控只对正常的运营管理有效,而对于串通而言,一切内控均显得苍白无力。

企业高管舞弊发生损失是普通员工的8倍,根据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ACFE)调查发现,企业高管舞弊发生是普通员工的8倍。

从本案中分析,只有这位高管通过运作才能完成这项目,也只有高层人员才能凌驾于一般人员之上,达到不可告人之目的。试想,一般的员工能完成这么大的项目吗?

所以,审计人员不要只打苍蝇,忘了打老虎。

企业用人不企业界一直流传一句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从内控的角度出发这是个错误的命题,至少是个伪命题,企业所有人与事均应在内控范围之内许多的案例告诫我们,不疑让许多企业损失惨重,陷入僵局;但不用,又让企业无可用之人,如何选择?

的确是一个难题,当然,这个是涉及董事会的事务,家族企业中的家族会议的事情,但建议参考三权分立的管理原则,用人要互相牵制、互相约束、协调发展。

任何有能力之人,都要监督之用。


图片


 
上一篇:【收藏】公司取得餐饮服务发票,相关涉税知识要注意!
下一篇:【收藏】享受增值税优惠,这些知识点你了解吗?
Copyright  ©  2020-   山东猎银管理咨询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阳光壹佰胜利广场12号楼  sdlycs20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