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印花税?
印花税起源于17世纪的荷兰,当时的荷兰商业非常发达,满世界做生意,赚的盆满钵满。
随之而来的爆发的了一次经济危机,荷兰政府就想找点传统的来钱项目,收税。
这时候有人出点子,老百姓日常做生意的过程中,需要立字据,签合同什么的。如果只是两个人签字,对方如果耍赖皮,也没招。这事关键不在于签的是啥人名,就缺个名人,这个名人就是“荷兰政府”
只要凭证得到政府的证明,扯皮打官司都硬气起来。
于是荷兰政府就弄了个章,在凭证这么一- 盖,这凭证就合法了。
这章不白盖,得掏钱。
这就是印花税。
民众开心,权力收到了保障,既能扩大政府收入,印花税的税负还不高,不会让人膈应。接下来便传到了世界各地,1854年, 奥地利政府开征印花税后,印花税纳税方式改为粘贴印花税票(简称贴花),不再由政府盖戳。传到咱们这的时候,清朝已经不剩几年了。外来的东西总得有个说法,就被翻译成了印花税。
中国准备开征印花税的有关史料,始见于19世纪晚期。当时,清政府财政困难,需要筹措军费和支付战争赔款等。
印花税有啥用?
到了现代,什么活动需要印花税呢?
比如:买房拿到的房产证,买保险签的保险合同,开店时,办经营许可证。可以这么说,貌似用到纸的地方,办证签合同什么的,可能都需要交印花税。
所以印花税也被总在股票交易上,每交易一次,就得掏一点出来。A股只是卖出股票才收,港股就比较狠,无论买卖都收。这增加了股票交易的成本,于是也就成为了调控股市的一种办法。股市过热,政府会考虑提高印花税:交易越多,平时那些爱投机,频繁买卖股票的人,就得多考虑考虑。
所以加印花税的消息,对股市是一种利空。相反,假如股市过于低迷,政府会考虑降低印花税,交易花的钱少了,能在股市赚钱的想法又出现了,交易多了,股市的人气和资金也多了,股市容易涨。
所以降低印花税的消息对股市是一种利好。
什么是印花税的“贴花”?
谈到印花税,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贴花”,这可不是让您采一朵花贴上!而是指将印花税票贴在合同、账本等应税凭证上。
印花税实行的是“三自”缴纳方式,即自行计算、自行购买、自行贴花并划销。
印花税的计算原理并不复杂,但是在具体计算时根据种类不同适用税率不同,且可享受的优惠政策较多,一定要正确适用。
[例]某小规模纳税人2021年4月开业,领受工商营业执照一件,与其他企业订立转移专有技术使用权书据一 件,所载金额100万元;订立产品购销合同两件,所载金额200万元;订立借款合同一份,所载金额为50万元。此外,企业的营业账簿中,‘实收资本”科目载有资金500万元,其他营业账簿10本。2021年10月该企业“实收资本” 所载资金增加为600万元。
试计算该企业2021年共需缴纳的印花税额:
(1)开业领受权利、许可证照应纳税额:应纳税额=1x5x50%=2.5(元)
(2)企业订立产权转移书据应纳税额:应纳税额=1000000x0.5%o x50%= 250 (元)
(3)企业订立购销合同应纳税额:应纳税额=2000000x 0.3%o x50%= 300(元)
(4)企业订立借款合同应纳税额:应纳税额=500000x 0.05%o x50%= 12.5(元)
(5)企业营业账簿中“实收资本” 所载资金:应纳税额=5000000x 0.5%。x50%x50% = 625(元)
(6)企业其他营业账册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10x0 = 0 (元)
(7)24月份企业应纳印花税税额:应纳税额=2.5+250+300+12.5+625+0=1190(元)
(8)10月份资金账簿应补缴税额为:应补纳税额=(6000000 -5000000)x0. 5%x50%x50% =125(元)
计算出应纳税额后:
纳税人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进行申报:
1.自行申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规定的期限自行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手续。
2.网上申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登陆电子税务局,自行完成网上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