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看懂管理报表
首先要能看懂三张表,这是基础!
资产负债表反映某个时点(年底或月底) 企业资产和负债配置状态,好比我们打战略游戏,资源不能只集中在某一方面,合理均匀的配置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利润表(损益表) 反映某个时间段(月 度季度年度)企业经营成果,就是从会计的角度计算公司赚了多少钱。
现金流量表反映某时间段企业资金流入流出情况,由于是收付实现制,可以验证损益表的真实性,受到很多专业人士的重视。
二、时刻关心现金流
流动的现金流就好像公司流动的血液,很多创业公司有好想法,但没钱什么都干不了.有钱不会花,一样会失败。
1、做一个合理的资金计划表,长短期的都应该有。现金流出也会流入,所以一味强调现金储备是只考虑流出没考虑流入了,只有量入为出才能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2、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固定资产变现能力弱,创业初期,少卖楼多租房、租设备,有闲钱买理财也要注意长短期结构,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信用也是钱,要寻找快速提现的融资渠道。如果可能,最大化的利用个人信用、公司信用,找金融机构提供信用额度,越大越好,平时不用没有成本,要用时随时提现,方便快捷,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现金储备方式。
三、要有预算
不需要多正规,但预算是必须的,大到年度经营计划,小到一个会议的召开,提前做个预算就是对未来作一次规划,有时项目负责人做了一个不靠谱的计划,你知道有问题可又说不清问题在那,就可以让他做个预算,预算出来了,说不定提议的人自己就把自己否了,这样等于无形中多了一道关口,也不用做恶人了。
预算也是一个很好的控制手段,很多项目头开的很好,到后来没成功就是因为过程没有控制好,有了预算按进度可以实时比较,控制过程。所以老板们可以不懂做账,但预算计划书是一定要会看的,最好亲力亲为。
四、了解基本的内控知识,学会控制风险所谓内部控制是为了防范风险而采取的措施,目的是防止错报和舞弊的发生。如果风险已经发生就意味着给公司造成了损失,也许收获了经验,但失去了金钱,所以内部控制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做为出资人,防范风险是自然反应,内控手段老板们多少都会点,比如找可靠的亲戚当出纳管钱,找父母妻子当采购员之类,创业初期人手不足,是一个好办法。后期企业发展了,就要再学一点理论知识。内控的核心就规范化、流程化,一切都要 按制度来。那制度的核心又是什么呢?个人理解就是分工要科学,一人为私,两人为公,部门之间,员工之间要能通力合作,又要相互牵制。
五、学会区分成本与费用
老板要学会分清成本和费用的关系,要知道成本是依附于产品,费用不是;成本是要和收入配比结转的,费用是当期发生的,两者不是一回事。
实务中两者的界限也可能不那么清晰,业务经理为了完成任务会把费用成本化,也可以隐藏利润把成本费用化。了 解清楚就不会轻易让人忽悠,如果学精了,就可以做盈余管理。
六、学会利用信息化管理工具
很多公司.上信息化管理软件就是个面子工程,嘴上重视,心里无所谓,指望着信息化软件能省点人力就满足了。还有创业公司嫌它初始投入过高,员工工资可以分期付,算小账不算大账。
其实信息化管理是内控的重要手段,最大的特点是雁过留痕,让有心者不敢轻举妄动。通过信息化管理也可以发现很内控执行中的问题,实施信息化管理软件也是建立和完善内控体系的过程。
所以信息化管理软件越早实施越好,条件一成熟就应该立即上马。初期条件不成熟,网上下个试用版的财务软件和OA办公软件让大伙体验一下也是好的。
七、避免使用现金收支
现金收支又叫“坐支”,无形中为经办人提供了挪用资金,上下其手的机会,是财务管理的大忌。所以资金往来都通过公司账户年底到银行把流水打印出来,看看资金流入流出情况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管理信息。再把银行流水单与银行日记账随机核对一下,就可以有效的防范财务人员舞弊。
八、警惕资产损失风险,学会机会成本时刻牢记:不是只有银行存款能产生利息,所有的停滞的资产都是有成本的!所有放在别人手里的财产都是有风险的!
所以我们要重视发出的货物和应收的货款,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关注账龄,每个月都要做个客户账龄分析表,超账期的,超授信的都是风险,都是损失,要重点关注。
把商品发出去就是债权,要当成应收账款来管理,一样要授信有账期,一样要算利息,更要及时了解及时结算。
九、懂点税务知识
税务知识其实是非常专业,由于法规、政策多变,很多财务人员都不见得懂多少,对老板当然不能要求太多。但税收的基本原理还是要知道的,最起码要知道虚开增值税发票会触犯刑法,要坐牢!
但是不懂税怎么知道自己家的税有没有多交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同行多交流,查查自己家的综合税负,再问问别人家的,有了比较再问原因,多少就能心中有数了。
当然和税务局相关人员多打打交道也是个办法,各地方政策不同,有些税交了是可以返还或奖励的,多打听一下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哟。